又是一年硕果累累,又是一年春华秋实。9月15日,由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呼和浩特市乡村振兴局、赛罕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庆丰收、促和美”2023年呼和浩特市“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在赛罕区金河镇格尔图蒙游记田园综合体隆重举行,呼和浩特市九个旗县区集中展示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治理方面的工作成效,城乡共庆、共祝、共享丰收喜悦。
启动仪式上,主办方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全国农业农村先进工作者举行了颁奖仪式,助农单位代表、返乡青年代表相继发言。活动现场116个农产品展示区展示了各地各村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供大家品鉴品尝,2个农耕文化展示体验区陈列着原始农耕工具,在参观体验的同时感受农业发展变化。同时,网络带货主播对特色农产品进行线上直播售卖,为特色农产品销售注入全新活力,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收。
本次活动为期三天,趣味运动会、乡村特色文艺表演、村晚大联欢等活动节目精彩纷呈,既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民的新面貌,也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儿。在活动现场,赛罕区司法局还设置了法律咨询服务台,为有需要的农牧民朋友们答疑解惑。“为进一步畅通送法进农村‘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今天我们现场设立了法律咨询服务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与农牧民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为重点提供咨询。”赛罕区司法局普法与法治督察室负责人木其尔对记者说道。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赛罕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定位,以乡村振兴为统领,以设施农业为抓手,依托独特地理环境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驱动、稳步推进的工作总基调,不断推进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赛罕区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大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积极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助力全区现代特色农牧业产业的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近年来,赛罕区按照‘串点连线成片’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四线五地多点’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培育了绿林源、健芯、欣丰、蒙苗等农业龙头企业35家,累计建成网纹瓜、火龙果、葡萄等规模化特色果蔬种植基地45个。全区现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两品一标’农畜产品39个。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温室1.4万余栋,总区域面积5.5万余亩,是首府温室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区。2022年赛罕区蔬菜产量20万吨,占全市地产菜的50%以上,已成为首府‘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生产基地。”赛罕区政府副区长杨聪林对记者说道。
据了解,2023年赛罕区新建设施农业基地797.8亩,改造提升温室1700余栋,4个园区安装智能化管理平台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实现远程自动控制。6个基地安装二氧化碳气体施肥罐,8个基地安装电子显示屏,提档升级观光园区。同时,着力打造了4条采摘观光线路,涉及全区12个农业重点项目,涵盖了特色种植、集约化育苗、农事体验、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下一步,赛罕区将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努力在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上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为奋力实施“强首府”战略、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赛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