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索连红,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召前街的很多居民都认识她。索连红开展的工作,居民都乐意配合,她说的话,大家都欣然接受。她用工资持续多年资助6名儿童。直到现在,这些孩子跟她联系时,都亲切地叫她“索妈妈”。
2024年7月30日,索连红登上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一起来了解她的故事吧!
索连红退休前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小召前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她的丈夫、优秀民警宝力格在抓捕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时牺牲。索连红继承丈夫的遗志,传承丈夫的警号,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她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保一方平安,暖千家万户。
2024年4月15日,是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小召派出所民警索连红退休的日子。日期越临近,她越珍惜身穿警服的机会。她有一个习惯:穿好警服后,总要下意识地摸一摸胸前的警号——“012642”,这是她丈夫宝力格生前佩戴的警号。
索连红的丈夫宝力格,生前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刑侦大队三中队指导员,在一次抓捕任务中与持刀嫌疑人殊死搏斗,不幸身负重伤,生命定格在38岁。
2007年底,索连红被调入小召前街派出所。她擦干眼泪,继承丈夫遗志,穿上警服接续冲锋。没多久,她便向组织申请沿用宝力格的警号。
佩戴上宝力格的警号,不仅让索连红充满了勇气和力量,也让平时大大咧咧的她学会了细致和耐心。“老宝办刑事案件,有勇有谋。”索连红说,办案需要斗智斗勇,服务群众需要以真心换真情。
索连红负责的五塔前街社区,是一片老旧小区,居民有3000多人,人员复杂、流动性大。为了尽快熟悉社区情况,索连红天天入户登记居民信息,有的居民白天上班,她就晚上八九点钟再上门。
家里几口人、做什么工作、和邻里关系如何、有什么困难……索连红把了解到的情况一条条记在小本子上,再回到派出所一个字一个字敲到电脑里。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索连红摸清了管区内居民的基本情况,也成了居民心中知根知底的“小索”“索姐”。
管区内有一名吸毒人员被送进戒毒所,他的姥姥一个人在家无人照顾,索连红成为老人的“干闺女”。中午一有时间就到家里为老人做饭,要是忙得赶不及做饭,就买好饭菜给老人送去。
索连红把爱传递到每位居民身边,对困难群众、残障孩子、孤寡老人都是带感情、有温度地交流。一名家境困难的居民因车祸住院,她发动大家捐款;楼上楼下邻居因琐事闹得不可开交,她耐心公道地调解,双方成了好朋友;她主动照料孤寡,及时解救了一名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独居老人……真心付出获得真情回报,索连红开展的工作,居民都乐意配合;她说的话,大家都欣然接受。
“为什么经常不回家?回家后为什么那么累?遇到危险为什么不躲?”
这些问题,曾经的警嫂索连红一直想问丈夫宝力格,但却一直没有答案。后来,民警索连红自己找到了答案。
每次被抽调办理刑事案件,她明知有危险,也从不拒绝;值起班来好几天不回家,她经常吃住都在派出所,也毫无怨言。“工作的时候真的会忘了累、忘了躲,忘了吃饭和休息。
“怕不怕?”
这是索连红被借调到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禁毒大队一年半时间里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不怕!”
每一次,索连红的回答都响亮而坚定!
一年半的时间里,她参与破获多起重大案件。工作中雷厉风行的索连红,也有一腔似水柔情。一次偶然机会,她认识了一群武川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这些从小经历不幸,却坚强乐观的孩子们,触动了她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索连红说,“我是一名母亲,我要给这些孩子家的温暖。”她用工资持续多年资助6名儿童。直到现在,这些孩子跟她联系时,都亲切地叫她“索妈妈”。
索连红资助过的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张姣(右一)与她合影。
聋哑姑娘张姣进入大学后,发现很难和周围同学交流,感觉格格不入的张姣萌生了退学的念头。索连红得知后,给张姣寄来一封鼓励的信。“你为什么不去教他们手语呢?这样他们就懂你了呀。”“发挥你的绘画特长,把校园文化做起来。”“姣,我相信你。”
来自“索妈妈”的声声关怀,重新给了张姣自信。张姣发挥绘画、剪纸的特长,在学校里结识了不少朋友,毕业后回到武川县特教学校成为一名教师,学校还专门为她设立了“张姣工作室”。15年前来自“索妈妈”的那封信,成为点亮张姣生活的明灯。
常有居民拉着索连红的手,心疼地问她:“工作累不累?”索连红总说:“民警没有不累的,这就是个战斗的岗位。”
见到丈夫未见的世界,写下丈夫未写的诗篇,索连红在平凡岗位上踏实奉献,获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机关“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
前半生,索连红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后半生继承丈夫遗志投身公安事业,用行动温暖他人,用爱续写着夫妻共同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