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走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要将“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放在第一位,首次明确了人民安全即国家安全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精髓所在。这一重要论断为“人民航空为人民”的行业宗旨指明了前进方向,当今的民航业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牢不可破的底线坚守,作为航空器地面运行的管理单位——机场飞行区,应在国家安全观的总体布局下建立起一个协同高效的飞行区管理模式,一切以航空器安全运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各项保障资源,航空器安全即旅客安全,旅客安全即人民安全,人民安全即国家安全。
革故鼎新:提升飞行区运行安全治理能力
当今时代,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共振,航空安全面临诸多前所未有和难以预料的风险与挑战。机场必须顺应时代要求,优化飞行区管理模式,以确保航空器地面运行的绝对安全。据了解,国内的大多数机场普遍存在飞行区运行管理与机场控制区准入管理分离的情形,准入管理较多集中于各机场的属地化公安部门,对于机场来讲,准入大门的钥匙放在他人手中,飞行区内的监管与飞行区外的准入管理“各行其道,互不握手”,这对于飞行区运行安全无疑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因此,管理模式的变革是提升飞行区运行安全治理能力的首要任务。以呼和浩特机场为例,其在飞行区运行管理方面以现场巡视监管为主要手段,经过深挖监管的瓶颈环节,紧抓准入管理权限变更契机,通过顶层制度优化、准入和退出的细化措施以及“服务赋能监管”理念的转变,准入管理业务进阶式地成为了呼和浩特机场飞行区现场监管的前沿抓手和处置后盾,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准入要求标准与运行规则分离、违章扣罚及退出拖延滞后的棘手问题。彻底实现了由“单一监管模式”向“前端准入把关+现场监管处置+后端退出管控”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的完美蜕变,并且该模式在呼和浩特机场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得到成功验证。
飞行区运行安全管理是一项持续性、组织性、常态化的工作,涉及飞行区内的人员、车辆、设备、运行环境以及与航空器保障流程等,这一系列的监管工作需要靠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实现。据了解,大中型机场均单独设立飞行区监管团队,以此对飞行区开展运行安全统筹管理。飞行区内大量的运行资源和保障流程如何优化配置、协调运行、安全高效,这就需要一整套管理方法将所监管的内容和对象有针对性、计划性的安排开展。以呼和浩特机场为例,飞行区管理部作为属地化管理部门,全面监管飞行区内所有驻场单位的运行保障工作,全面统筹规划飞行区内的运行资源配置,同时将日常检查内容、专项督查内容、上级部署工作、重点工作任务按重要性、紧迫性、对应性整合为机坪“+N”治理工作,根据全年时间轴制定每月“+N”工作计划,有的放矢地开展飞行区管理工作,同时向驻场单位提供了工作重心讯号,在规定时期可以集中精力攻坚克难,最终实现逐一降低风险隐患的目的。“+N”没有上限,凡影响飞行区运行安全因素、凡有助于提升机坪安全裕度措施均可成为“+N”工作加项。
此外,在“+N”定期治理的基础上,选择重点、难点问题不定期集中开展“严整”行动,以此根治特定时期飞行区内严重威胁航空器运行安全的行为。“严整”行动突出六个原则,即“不定时间、不限内容、不排人员、不设区域,直插现场,直抓痛点”,执行“四个一律”的要求,即发现安全隐患一律立整立改;发现违章事件一律当即提级处置;妨碍检查或求情一律严惩拒绝;整改工作开展不力或效果不佳一律依规追责。主要以近期不安全事件、高频重复违章、普遍共性问题为出发点选定“严整”内容,目的是对飞行区内风险隐患较大的保障行为开展“攻坚战”治理,以此减少风险隐患。
统筹兼顾:聚焦安全与效率两件大事
众所周知,安全是机场的立身之本,没有安全,一切都是空谈。近年来,随着航空进万家的普及,大中型机场航班量逐年攀升,保障压力不断扩大,如何处理好安全、服务、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各机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据了解,一方面,保障规模日益扩大与飞行区内有限的保障资源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运行低效直接影响到了机场的航班正常性和服务品质,进而威胁到机场整体发展;另一方面,疫情三年后各机场资金、设备等各项资源均按照紧缩性政策规划执行,获取额外支持改善飞行区运行环境以提升运行效率的可能性较低。因此,若想走出当前困境必须依靠自身造血能力,主动疏通飞行区运行资源的内部堵点,补齐流程断点,提升机坪运行效率,从而以高效顺畅的运行秩序助力安全裕度提升。呼和浩特机场在此背景下,敢于创新,开拓思路,在充分考虑安全底线的前提下,适度调节安全与效率的侧重关系,以机坪运行环境为切入点挖掘五项内部发力推动运行效率提升的工作举措,简称“五优一创一打造”即:打造“三上门”服务,夯实效率提升软实力,优化内场资源配置,提供高效运行环境,优化车辆运行模式,提升车辆保障效率,优化航空器滑行方式,缩短滑行等待时长,开创分区运行模式,提高人、机、车综合配置效率。以期通过上述举措,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省人员班制、缩短车辆行驶时长和保障用时,达到有效缩短航空器地面保障时间的目的。因此,我们以机坪运行效率提升作为切入点,构建一个“资源尽用,规则实用,和谐共生”的良性机坪运行秩序,进而促进飞行区运行安全裕度稳中有增。
扎根人民: 人民航空为人民,人民安全靠人民
习近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阐述了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全的辩证统一关系,国家是保护人民安全的主体,人民也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维护人民安全既要依靠国家,更要依靠人民自己。机场的核心在飞行区,飞行区的核心在航空器,航空器的安全在人,因此,要想飞行区长治久安,要想航空器地面保障安全,要想乘机旅客人身财产安全,人为保障因素最为关键。呼和浩特机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的发展理念,在飞行区从业人员中更加注重作风建设这一基础夯实。以控制区准入关口为起点,营造安全教育展厅氛围,为控制区准入人员筑牢安全意识城墙;为从业人员配备统一样式反光服,打造人员精神风貌;组织各保障保障单位研习作业流程手势标准化,以“手口提示”确保作业流程完整规范;为从业人员建立健康档案,配备智能监测身体状况的穿戴设备,确保人员安全驾驶、安全作业;打造共享休息区和机坪共享座椅,为从业人员提供小憩场所,适当缓解作业疲劳。只有关注保障人员的安全,才能让保障人员践行安全,航空器的安全才有了保障。
航空器安全是民航业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特别是航空器的地面运行安全直接关系到民用机场的生存和发展,机场飞行区的运行管理模式、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共建共享理念应实现常态化、持续化、动态化地优化更新,实时匹配对场内资源的管控协调力度,确保航空器在地面运行期间的保障安全高效,以此践行人民航空一切为了人民安全的国家安全观核心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