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呼和浩特上榜2024数字经济百强市名单,位列榜单43位,连续五年排名自治区第一。
《2024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赛迪顾问)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抢抓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机遇,依托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优势,实施“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行动,聚焦发展以绿色算力、人工智能为特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培优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先后进入中国“算力二十强市” 榜单第15位、“数字经济百强市”第43位和“城市数字化治理百强榜”“城市数字化转型百强榜”,入选全国双千兆城市,建成至合肥、北京等地400G全光网络,成功打造呼包鄂乌2毫秒、北京5毫秒、长三角20毫秒的“2.5.20”时延圈,与25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实现直连,绿色算力指数全国第一,被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云谷”称号,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算力保障基地。
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走在前列:在11月10日召开的呼和浩特市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启动大会上,呼和浩特市全面展示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最新成果。投用了呼和浩特“P4”级数据应用实验室,该实验室集成了数据引擎、安全屏障、合作桥梁、人才培养等4大核心功能,构建了一个城市级可信数据空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实验室的建成投用,为推动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的公共数据处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启动了呼和浩特城市网络运营中心建设。该中心作为城市级信息安全中心,统筹云、网、数、端一体化安全管理,为首府把牢数据安全底线,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发布了呼和浩特市首批高标准数据集清单、公共数据应用示范场景,以及呼和浩特市数据交易第一单,本地化公共数据开发应用市场基本构建。
因地制宜培育数字产业生态:呼和浩特市依托政策、区位、成本、绿电等优势,积极培育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已集聚了众多重要数据中心,其中包括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数据中心、中国银行总行金融科技中心等金融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等运营商数据中心;华为云和林格尔数据中心、火山引擎和林格尔算力中心等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目前,全市总算力达4.4万P,到2025年算力总规模将达到8.4万P。围绕数据中心还引进落地了诚迈科技、超聚变、匠成、蒙牛全球电商平台、蒙草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等一大批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诚迈科技投资建设的内蒙古自治区首条本土信创品牌计算机产线和内蒙古蒙马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交通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先后在和林新区举行落成投产仪式,填补了全自治区本土信创品牌计算机制造的空白,加速了全市算电数字设备制造产业的集聚。上下游链条不断延伸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将有力地推动呼和浩特市以绿色算力、人工智能为特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下一步,市大数据局将继续立足职能职责,做好服务保障,加大政策支持,着力培育以绿色算力、人工智能为特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为首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