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高校院所专利申请、转化运用与资助奖励需要哪些条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予以注意?”
“请问,做版权登记需要向哪里提出,流程是什么?是否收费?时限多久?AI技术普及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如何应对?”……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呼和浩特市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版权局)、内蒙古自治区版权服务中心、呼和浩特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呼和浩特市科协科创交流学会相关负责人一同走进内蒙古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就知识产权服务站点设立与“4·26”知识产权宣传周联动事宜进行对接,内蒙古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徐军、包文明及相关科室老师参加座谈对接工作。
一行人员观看了内蒙古财经大学元宇宙数字沉浸室、3D 裸眼室及智能交互资源库最新研发成果、全息风扇等创新技术展示。内蒙古财经大学创业学院着重建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塑造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创业学院师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较高、成果丰硕。为切实保护好师生们的智力劳动成果,方便、快捷地为师生们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助力,全体人员围绕知识产权服务站点建设落实细节进行了探讨确定,并就“4·26”知识产权宣传周联动开展相关活动进行了交流。各学科老师就关心关注的知识产权相关问题进行了询问与了解,参加座谈对接的各部门知识产权负责人对师生们发明创造申请注册、原创认证、备案登记、推广应用、加强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列举了一些相关案例,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推动高校知识产权创新创造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了精准指导。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二级调研员武永厚指出,本次联动全市知识产权相关部门走进内蒙古财经大学创业学院,为高校的创新成果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与服务的全链条支持,就是深化“政府+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推动高校切实提高知识产权确权、用权、维权意识,通过多平台、多渠道,将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营造保护创新、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各知识产权相关部门也将通过政策指引和业务指导共同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助力首府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徐军副院长表示,今天的对接活动把师生们所有的困惑都解决了,接下来学院将组建团队,大胆推进相关工作,争取尽快将创新成果梳理申报一批、孵化一批、转化一批,通过设计、申请、孵化、推广,让师生们的创新创造成果活起来。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浪潮中,知识产权成为高校科研成果走向市场的“金钥匙”。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通过开展精准服务和专题指导,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此次通过联动多部门走进高校,把脉高校知识产权现状,探索知识产权保护新路径,力求增强创新主体知识产权意识和实务操作能力,让师生们的创新成果“落地生金”,为区域发展赋能增效。(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周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