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刘 惠)4月21日,记者从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获悉,今年一季度,呼和浩特综保区实现进出口额25.98亿元,同比增长61.1%,占全市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0%,全国综合保税区排名第78位。
其中,出口13.38亿元,增长252.9%;进口12.6亿元,增长2.1%;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产值12.39亿元,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等保税业务进出口值达25.25亿元,占总进出口额97.19%,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各项数据创历史同期新高,实现首季“开门红”。
据介绍,随着铁路、公路以及快递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先后运营,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枢纽+通道+网络”的国际物流运行新格局逐步显现。在政策赋能、链式跃升与创新驱动的三重加持下,迎来了项目投产“丰收季”。贵金属精炼加工、二手车出口、跨境电商、大宗贸易等多元实体产业顺利达产达效。今年,奶制品加工、智能数字食品包装材料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农用机械设备组装、粮油压榨和灌装加工4个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形成涵盖乳制品精深加工、粮油压灌技术升级、绿色循环包装、智慧农机装备的多元化产业集群。4个项目总投资额超6000万元,满产后预计年产值14亿元以上,可新增就业岗位超260个,覆盖“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布局,实现“研发-加工-贸易”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