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额济纳旗以居延文化为根脉,以创新实践为动能,在初夏的暖阳里铺展开一幅“文化润心、艺术铸魂” 的壮美画卷。从诗诵胡杨的深情雅集,到书香漫卷的全民阅读,再到驼铃与诗韵共振的诗歌那达慕,以及乌兰牧骑跨域交流的文旅交响,一系列浸润着北疆文化底蕴的活动,让古老的居延大地焕发出新时代的文化生命力。
诗歌为媒,共赴春光颂家乡。世界诗歌日当天,“北疆文化神州行 ——额济纳赠予你” 诗歌朗诵分享会在微风和煦的春日里拉开帷幕。朗诵者深情演绎《额济纳》《千年胡杨》等本土原创诗篇,将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 的胡杨精神融入平仄韵律。斯琴高娃诵读母亲诗作时数次哽咽,让母爱与乡愁在文字间交织成河;阿拉腾图雅以汉蒙双语演绎《我的老师》,将教育工作者的守望故事化作动人音符,让每一位听众心中激起涟漪。活动中 “金色胡杨诗歌奖”“大漠诗魂奖” 等15个奖项,不仅是对朗诵者们精彩表现的肯定,更是对北疆诗歌文化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
书香致远,全民阅读润心田。世界读书日前夕,“阅见北疆・书香额济纳” 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暨 “绿书签行动” 在达来呼布镇拥军广场举行。《讲好阿拉善故事・额济纳旗篇》卷首语的集体诵读,如春风拂过居延古渡,唤醒人们对地域文明的自豪:从居延汉简的千年墨香,到土尔扈特东归的英雄史诗,都在抑扬顿挫中重焕光彩。达来呼布镇、苏泊淖尔苏木等单位同步启动的草原书屋 “中心书房” 漂流图书交接仪式,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共享。活动现场,青少年在绿书签制作区用彩笔勾勒 “护苗” 图案,读书爱好者们在签名墙前留下墨痕书香,购书券与 “扫黄打非” 手册的发放,更让 “健康阅读、清朗文化” 的理念深入人心。
驼韵诗魂,民族文化共交融。激情四射的赛驼场,驼铃声与长调歌声打破大漠的寂静,“额济纳驼韵” 诗歌那达慕在此奏响文化新韵乐章。作为 “苍天千峰驼羔节” 的重要篇章,活动将传统那达慕的豪迈与诗歌的典雅巧妙融合,土尔扈特长调《额济纳兔来河水》流淌出草原的辽阔,陶布秀尔弹唱《阿日勒加》重现古老的迁徙记忆,诗歌与那达慕的碰撞,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新时代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30余名选手用国家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诵读原创作品,《驼羔》等佳作脱颖而出,展现额济纳风土人情与精神血脉。
以艺为桥,跨域交流绘新篇。“五一”期间,额济纳旗乌兰牧骑“北疆文化神州行” 系列活动先后走进甘肃敦煌市与肃北县,以 “舞台演出 + 市井互动 + 惠民共享” 的多元形式,搭建起西北地域文化交流的纽带。在敦煌市,《奔腾奈热》等国家级非遗舞蹈展现北疆豪迈,呼麦与马头琴的奇妙协奏在烟火气升腾的夜市上回荡,演出吸引观众2.8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达3万余次,实现了 “传统艺术与市井消费” 的创新融合。在肃北县,与当地团队携手带来《多彩中华》《祥和人间》等节目,以歌舞传递民族团结情怀,充分展现了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既是对“北疆文化神州行” 品牌的创新拓展,促进两地文化交流合作,又营造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
从居延汉简的历史烟云,到现代诗会的璀璨灯火;从草原书屋的书香流转,到赛驼场上的文化盛宴,再到跨域交流的文旅新篇,这里的每一首诗、每一次阅读、每一曲长调、每一场演出,都是对地域文化的深情告白,更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