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刘睿睿)“要不是你们帮忙,我这钱怕是要打水漂了!”5月11日,在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区分局巧报派出所内,67岁的李先生紧握民警双手连连致谢。这一幕,源于一起因手机误触引发的消费纠纷。
据了解,李先生在操作手机时不慎点击弹窗广告,意外订阅某保险服务。因担心持续扣费且不知如何取消,焦急的他赶到派出所求助。民警了解情况后,仔细检查手机页面,发现其误订的保险产品为自动续费模式,每月会扣除178.11元。随后,民警立即联系平台客服,经过20分钟沟通协调,成功为其争取到全额退款,并关闭订阅服务。
“智慧助老”服务
问题解决后,民警还教导李先生关闭手机广告弹窗功能,并叮嘱:“遇到这类页面,先找家人或社区工作人员帮忙确认。”李先生感慨道:“我们老年人用手机总怕按错,这次多亏警察同志耐心指导!”
事实上,类似事件并非个例。随着智能手机普及,老年群体因操作不熟练遭遇误触扣费、诈骗链接等问题频发。针对这一现状,巧报派出所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智慧助老”专项服务。辖区内,定期开展的手机使用安全课堂场场爆满;联合银行、通信运营商举办的防诈知识宣讲活动,成为老年人“安全必修课”;户籍窗口贴心摆放“便民服务卡”,印有常见手机问题解决指南,为老年人提供随时可查的“安全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