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王树天)5月1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农牧厅、总工会举办“蒙品蒙用·助力乡村振兴”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专场产销对接活动。
活动现场,自治区教育厅组织24所驻呼高校工会、后勤业务部门负责人及食堂采购业务人员近100余人参会,促成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10所高校与供应链企业达成米面油、牛羊肉等直供合作意向,标志着教育系统消费帮扶行动从“主动参与、联农助农”迈入“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新阶段。
自治区教育厅立足教育职能,积极构建“消费+帮扶”模式,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和平台优势,将师生日常消费需求转化为帮扶动能,形成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十四五”以来,全区教育系统持续深化消费帮扶行动,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参与高校达45所,实现公办高校全覆盖,覆盖教职工及学生群体超50万人。据统计,全区高校后勤系统年均采购脱贫地区农畜产品超2000万元,其中2024年采购额达2600万元,创历史新高,累计帮扶规模突破1亿元。
下一步,自治区教育厅将持续深化校地企三方合作,推动更多优质农畜产品“从草原到餐桌”,扩大绿色农畜产品进校园,积极营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的消费帮扶氛围。推动优质农畜产品直通高校餐桌,实现从田间到食堂的高效对接,提升消费帮扶潜力,深化校企“订单”合作长效机制,逐步构建“采购-加工-销售”一体化合作模式。持续完善“消费+帮扶”模式,推动形成“高校积极参与、企业提质增效、农牧民稳定增收”的多赢格局,让教育帮扶成果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为打造内蒙古农畜产品金字招牌、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