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王树天)5月1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实践分享活动”在内蒙古大学启动。首场活动以“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高校教学场景的实践探索与创新”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开展,全区高校4000余名教师齐聚云端与线下会场,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据了解,活动主会场设于内蒙古大学学术会议中心,全区各高校分会场及线上直播平台同步接入,形成覆盖全区的数字化教学研讨网络。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系统管理室主任樊春作首场专题报告,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逻辑展开分析,结合北京大学实践经验,为参训教师提供技术应用参考。
本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重点推动智慧课堂、虚拟仿真实验等场景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跨校协作能力。通过完善数据共享标准体系、强化教育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提供基础支撑,加速构建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高等教育数字化生态。
作为自治区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举措,该系列活动后续将围绕智能教育工具开发、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等主题开展专题培训,通过案例竞赛、资源共享等方式促进成果转化,为全区高校教师搭建常态化学习与实践平台,助力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