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高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水平,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匠心护企,科创同行”行动为契机,聚焦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痛点难点,多措并举构建“宣教+服务+监管”全链条保护体系,切实维护企业核心竞争力。
靶向培训强意识。市市场监管局反不正当竞争科针对科技型、外向型企业需求,联合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第三方服务机构等专业力量,组织开展“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专题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法律解读、风险模拟等方式,系统讲解商业秘密认定、保密制度建立、侵权取证维权等内容。截至目前,已举办线下培训2场,覆盖生物科技、乳业、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企业98家,参训人员超200人次。
定制服务解难题。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机制,组建由市场监管干部、法律顾问、技术专家构成的“护密优服”团队,深入内蒙古金宇生物、中环光伏等20家高新技术企业,指导完善保密协议、竞业限制、数据加密等内控制度,现场排查泄密风险点53处,提出整改建议42条。
示范引领树标杆。启动“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站点”创建行动,在和林格尔新区、金川开发区先行试点,推动伊利集团、蒙草生态等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保护体系,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企业商业秘密管理规范操作指南》,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提升保护能力。
跨部门协作:与公安、法院、检察院建立案件线索双向移送、联合研判机制,2023年以来,已协同查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2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社会共治:积极推动“商业秘密维权直通车”线上平台,设立“0471-12315”专线,实行24小时接诉、48小时响应机制。
宣传造势:通过“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发布普法短视频,举办“商业秘密保护宣传周”活动,发放《企业护密手册》,营造“尊重商业秘密、保护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扩大示范效应,推动试点示范,实现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覆盖。进一步强化技术赋能,引入电子数据存证、区块链溯源等技术手段,建设企业商业秘密数字化保护平台,提升风险防控智能化水平。深化区域协作,联合相邻盟市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商业秘密保护联盟”,推动案件协查、标准互认、人才共育。同时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服务前置、监管护航、法治兜底”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全力打造商业秘密保护的“青城样板”,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 李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