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推动北方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展示北方中心设施蔬菜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7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北方中心”)携手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都市农业高效生产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任务局副局长柴秀娟、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林克剑、副所长萨茹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成果转化处处长李衍素、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副处长聂丽娜、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处长李志平、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财务处处长姜伟、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副局长王秀云等出席本次活动。北方中心主任徐林波主持会议。
20日上午,在内蒙古蒙游记有机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北方中心主任徐林波、蒙游记负责人敖红光、项目主持人李衍素研究员分别就北方中心发展现状、和蒙游记总体情况、“都市设施农业产业布局与示范推广”项目执行情况作了介绍,并现场展示了秸秆发酵、病虫害绿色防控、熊蜂授粉等10余项创新技术。在蒙苗农业基地现场,姜伟研究员系统讲解了现代化育苗关键技术体系,从种子预处理到壮苗培育的全流程标准化操作规范,为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样板。在草原所沙尔沁试验示范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林克剑所长与重大任务局柴秀娟副局长共同为设施番茄智能采摘机器人揭幕。这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机器人,集成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实现了番茄成熟度智能判别和毫米级精准采摘,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该设备的成功研发与应用,标志着我国设施农业智能化装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7月20日下午,在北方中心核心区二楼会议室召开室内培训交流会。柴秀娟研究员强调人工智能是国家战略制高点,更是驱动设施农业跃迁的关键力量,系统阐释了AI如何通过“感知-决策-执行”闭环,实现从经验依赖到模型驱动的范式革命,为破解产业精准化、智能化难题,实现从量变到质变提供了颠覆性科技方案。茆振川研究员聚焦设施蔬菜主要流行病害,分析了其爆发性、顽固性特点,系统介绍了安全高效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为减少化学农药依赖、保障农产品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李衍素研究员针对内蒙古及呼和浩特市设施蔬菜产业现状与挑战,提出了涵盖设施升级、种源攻关、智能装备、绿色生产、产业链完善及政策金融支持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路径。朱春侠副研究员以高端麒麟西瓜为例,展示了破解集约化育苗瓶颈的“中国方案”,其团队攻关形成的五大核心技术,实现了抗性提升、环境精准调控和效率突破,为全国设施蔬菜集约化、标准化育苗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标杆。
会议最后,萨茹拉副所长表示今日的观摩培训会不仅是对北方中心都市农业创新实践成果的集中检阅,也为北方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新坐标。接下来,北方中心将重点聚力三方面:一是科技攻关,聚焦都市农业“卡脖子”难题,在智能装备、绿色防控、品种选育领域突破,打造可复制推广技术模式;二是科企协同,对接需求,通过示范基地、联合研发加速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三是人才筑基,依托示范项目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为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根基。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农业信息研究所、北方中心等相关工作人员,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及各旗县区农业部门负责人、企业/合作社代表、种植户等7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