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办事无需多跑腿,动动手指就能完成;企业遭遇侵权,警方主动出击严打;轻微违法以教育为主,减少干扰……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推出一系列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硬核举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护企答卷”。
“以前办个证明要跑半天,现在手机上点几下就可办完,太方便了!”一位通过市公安局“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办完业务的企业负责人感慨道。瞄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市公安局大力推动公安服务“上网”“提速”,目前有148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已累计服务企业群众28万人次;在全区率先开通多项证明线上办理功能,并大力推行“一窗通办”服务模式,业务办结量超4万件,企业群众满意度达99%以上。为方便企业员工,市公安局出入境大厅增设了“夜间专场”;经侦部门开辟涉企案件受理“绿色通道”,实现快受快办;在内蒙古大学设立服务站,为外籍人才提供便捷服务,助力企业引才引智。
对于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市公安局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办案思路也从“等案上门”转变为“主动进攻”。数据显示,去年以来,警方成功破获涉企案件10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6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847万余元。多起盗刷企业营业款、内外勾结骗取企业钱款等典型案件的迅速告破,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让企业家们吃下“定心丸”。在金融、涉税等重点经济领域,警方联合监管部门重拳出击,2024年金融领域破案数、打处数及保险诈骗打处成果均位居全区首位,并成功发起全国集群战役。
市公安局还将风险防范做在前头,针对容易“爆雷”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持续开展“扫楼清街”专项行动,对2993处场所进行“地毯式”排查,排查出问题企业44家,化解隐患65个,及时劝醒476名可能受骗的群众。同时,通过制发风险提示函,精准指导企业查找管理漏洞,提升自身“免疫力”。在金融领域,建立协作机制,对机构分级管理,助力高风险机构成功“摘帽”,净化了市场环境。
“既要严格执法,也要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这是市公安局在涉企执法中秉持的理念。为此,市公安局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确保执法公正规范,今年已整改执法问题450个。在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中,累计梳理排查案件4827件,评查涉企案(线)2172件,整改问题1248个,追责149人次,同时为企业挽损4373余万元。开发区公安分局探索的“清单式执法”成为全区试点样板。推行“少扰企、不扰企”的包容审慎模式,对轻微违法行为以教育引导为主,审慎使用强制措施,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稳定的法治空间。
市公安局依托护企优商服务中心,联合多部门为企业提供“点单式、管家式”服务,累计服务企业459家,解决多类难题。同时,将保护阵地前移,在重点企业和园区建设警企保护站,就近就快帮助企业解决维权难题,成功办理多起侵权案件,让企业维权更便捷,发展更安心。
平安是发展的基石。市公安局在重点部位划定“快反圈”,部署警力24小时值守巡逻,快反率达90%。通过落实交通事故预防和疏堵保畅措施,全市交通事故各项指标下降,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善。持续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全力打造“平安首府”,为企业安心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是公安机关一贯的理念。未来,市公安局将继续探索创新,提升服务效能,以更优的营商环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地方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