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翁牛特旗,田野鎏金,荞穗垂首,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9月23日,正值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以“荞麦之都・荞韵豆香”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在“大豆农业产业强镇”毛山东乡火热开场。嘹亮的歌声、欢快的笑声与饱满的荞麦硕果交织,生动展现了“荞麦之都”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昂扬乐章。
![]()
开幕式上,一曲悠扬的主题歌《荞麦花开》回荡在广场上空,熟悉的旋律不仅串联起翁牛特旗多年来深耕荞麦产业的奋斗历程,更将农户们颗粒归仓的丰收喜悦传递给了现场的每一位参与者。
![]()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翁牛特荞麦品质出众的底气。”毛山东乡党委书记于明珠介绍,当地山区丘陵地貌、显著的昼夜温差,搭配沙壤土、无盐碱的土壤优势,为荞麦生长营造了理想环境。目前,翁牛特旗荞麦主产区已覆盖解放营子乡、梧桐花镇、毛山东乡等六个乡镇,近五年平均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占全国第一大甜荞主产区——赤峰市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年产量稳定在3.25万吨左右。这里产出的荞麦以其“粒大、面白、筋大、爽滑”的独特品质,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盛誉。
![]()
“‘荞韵豆香’不仅是翁牛特旗特色农业的亮丽标签,更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色名片’。”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协会会长刘永明在活动中表示,协会将深化与翁牛特旗的合作,从市场对接、渠道拓展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当地杂粮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带动农户增收的重要引擎。
![]()
产业要兴旺,龙头引领是关键,科技赋能是支撑。位于毛山东乡的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赤峰凯峰商贸有限公司,已构建起“种植-加工-研发-进出口”全产业链布局。公司总经理张庆武介绍,2024年企业出口贸易额达1300万美元,2023年签约额更是突破2000万美元,荞麦出口量稳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全国前五。产品通过天津港、大连港、满洲里口岸远销韩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畅销国内各大粮油超市与农贸市场,深受海内外消费者青睐。
![]()
更为重要的是,翁牛特旗成功探索出“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农户”的紧密型合作模式。以凯峰商贸为代表的16家龙头企业,为种植户统一提供优质种子和有机肥,并派遣农技人员全程进行技术指导,秋收后则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荞麦。这一模式每年带动超过9万亩的荞麦订单生产,有效解决了农户的技术和销售难题,让他们能够“种得放心、收得舒心”,实实在在鼓起了“钱袋子”。
晾晒场上一片金黄,丰收的荞麦正沐浴着秋日阳光。在龙头企业的强劲带动和全产业链的有力支撑下,翁牛特旗的荞麦产品不仅热销全国,更稳健地走向国际大市场。这颗小小的三角状果实,已然成为农户增收的“金种子”,串联起文化、科技与市场的“黄金产业”,正以其蓬勃的生命力,推动着翁牛特旗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稳步前行。甄海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