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10点,外卖员小李在开始接单前,都会仔细检查自备的小灭火器和消防宣传单。作为呼和浩特市一名“流动消防宣传员”,他不仅在送餐途中为居民讲解安全知识,还会顺手拍下沿途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传到消防联动微信群。“能一边工作一边参与消防治理,感觉挺有意义。”小李笑着说。
![]()
在全国119消防宣传月期间,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探索推动的“行走在城市中的小细胞”志愿服务项目正式落地,依托青“橙”利民站,广泛动员快递、外卖等新就业群体加入“流动消防宣传员”和“安全观察员”队伍,构建起“宣传+排查+整改”消防治理新模式,为“平安青城”建设注入基层活力。
![]()
![]()
自去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依托基层消防救援站打造青“橙”利民站,站点集能量补给、治理前哨、便民服务、安全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免费提供饮水、充电、休憩、应急救助等服务。如今,15个能够24小时提供便民综合服务的青“橙”利民站已经在首府形成网格化服务格局,成为群众身边“进得去、用得上”的消防安全前沿阵地。在这里,“小细胞”志愿者可以随时申请取用宣传手册、灭火器等,已经成为他们的物资“补给站”。
![]()
![]()
快递、外卖从业人员日常穿行在大街小巷,熟悉社情民情,是城市治理中流动的“毛细血管”。为充分发挥其职业优势,支队组织对快递、外卖从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内容涵盖常见火灾隐患识别、初起火灾处置、组织疏散逃生等,通过案例讲解、观摩讲解、实操演练等方式,提升志愿者实战能力。支队还为他们配备“应急便民包”,建立“积分兑换”机制,激励更多人积极参与消防宣传与隐患报送。
![]()
![]()
![]()
在日常配送中,“小细胞”志愿者们利用上门送货、送餐的机会,向商户和居民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燃气安全、电动车停放充电、“三清三关”等实用知识,推动消防宣传“随餐入户”。他们还凭借“熟门熟路、机动灵活”的职业优势,担任起“移动安全哨兵”,对发现的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设施遮挡缺损、违规充电等问题,通过微信群“随手拍”一键上报,形成“即发现、即上传”的快速治理通道。
![]()
![]()
![]()
![]()
![]()
为实现隐患治理闭环,支队将志愿者报送的信息纳入“防消联勤”任务清单,由消防员按风险等级上门核查、指导整改,并同步开展针对性宣传,形成“群众提醒、消防跟进、多方共防”的良性治理循环。截至目前,全市已有百余名新就业群体志愿者参与项目,累计开展消防宣传逾千次,推动整改隐患200余处,有效延伸了基层消防安全治理触角。
![]()
![]()
![]()
![]()
此次实践,是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的有益探索。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将持续拓展青“橙”利民站服务功能,扩大志愿服务队伍,让更多“城市摆渡人”成为守护安全的“共同缔造者”,助力城市“小细胞”激活社会“大安全”,共筑群防群治、共治共享的消防安全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