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生物育种产业化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百亩核心示范区迎来丰收。通过一系列科学试验与测产,转基因品种在产量与经济效益上表现亮眼。
与去年相比,示范区的试验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转基因品种展示与对比试验成为今年示范区实验内容的核心之一。今年,我中心建设了120亩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展示区,共有8个转基因玉米新品种与其相对应的常规品种。
成本效益分析一直是农民关注的焦点。在土默特左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试验表明,在相同栽培管理水平的条件下,同一品种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较常规品种平均增产5%。转基因抗虫品种对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效达90%以上,玉米收获后基本无霉变。
经过实地测产和成本统计,转基因品种亩均产量1038公斤,受体品种亩均产量985公斤,产量收益按照2.03元/kg计算,转基因品种亩均2107.14元,受体品种亩均1999.55元,转基因品种亩均纯收益1389.14元,受体品种亩均收益1299.55元,转基因品种较受体品种每亩纯增收益89.97元。
放眼全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正在有序推动,转基因作物的抗虫、耐除草剂性状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我国的农业转基因工作已进入以产业化为主线、加快成熟品种推广应用的阶段。生物育种作为现代农业的核心技术之一,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