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草公园里,各族居民跟着音乐律动起舞;在广场上,法律服务摊位前人群络绎不绝;在兴康社区,“红歌传情,故事暖心”活动中欢歌笑语不断……今日的赛罕区,民族团结进步的暖流正浸润心田,民族团结之花正绚丽绽放。
近年来,赛罕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根基和社会基础,推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新气象、实现新发展。
![]()
![]()
宣传浸润,奏响守望相助“和谐曲”
“以前觉得民族团结是个大概念,现在通过社区的活动,明白了它就是邻里间的互相帮助,是不同民族孩子在一起玩耍的笑脸。”家住乌兰察布东路街道的居民王女士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赛罕区着力创新宣传方式,结合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文艺汇演、非遗项目体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演出,一次次精心筹备的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同时,赛罕区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平台,通过张贴海报、播放宣传片、发布政策解读等方式,营造“随处可见、随时可学”的浓厚氛围,让民族团结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
![]()
交往交流交融,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实基础,赛罕区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在社区,通过组建多民族参与的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开展结对帮扶、节日联谊等活动,拉近彼此距离,构建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的社区环境。在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机关企业,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内容,凝聚起团结奋斗的浓厚氛围,以实干展现担当。同时,赛罕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各族群众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区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团结花开别样红,同心筑梦正当时。赛罕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民族团结的种子已在这里悄然生根发芽。未来,赛罕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赛罕新篇章凝聚力量!
